共學

AAMA 第 11 期 – 新創企業創業項目多元,從 Web 3.0 到能源科技導師群涵蓋龍頭產業與跨國企業,提供多元產業觀點

2022-06-03
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

AAMA 台北搖籃計畫以培育台灣下一代具指標性創業家為使命,每年皆會邀請成功創業家與專業經理人擔任導師,招募具潛力的成長期創業家,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交流。

 

第 11 期新創企業創業項目多元,從 Web 3.0 到能源科技,導師群涵蓋龍頭產業與跨國企業,提供多元產業觀點。

2012 年詹宏志及顏漏有先生有感於創業對台灣社會未來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亦觀察到台灣尚缺乏完善的創業生態系統,透過連結跨世代導師的經驗及策略夥伴的資源,在《數位時代》支持下發起與成立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搖籃計畫每年邀請 13 位成功創業家與專業經理人擔任導師,招募 25 位具潛力的成長期創業家,進行為期兩年的學習交流。

AAMA 台北搖籃計畫已邁入第 11 期,雖受疫情影響仍採取線上進行決選,經過兩個月報名與評選過程,選出 26 位 11 期新學員,其中更不乏具備 Web 3.0、能源科技等技術的新創企業,AAMA 台北搖籃計畫共同創辦人顏漏有校長表示:「期望透過導師跟同儕間的互動與分享,能讓彼此更加茁壯。」最終數位科技組共有17 家入選、生活服務組則有 9 家入選,共計 26 家成為 AAMA 第 11 期的成員,加入第 11 期平台累計已有251 位學員及 94 位導師。

今年入圍的 26 家新創企業服務範圍涵蓋相當多元,括 Web 3.0、AIoT 應用、企業雲端應用、智慧醫療、能源/農業科技及生活服務,生活領域主要包括教育、設計及內容,皆有其創業項目的獨特性、發展性及擴增平台多元性之優點。

AAMA 第 11 期導師群陣容堅強,除邀請到具 Web 3.0 背景的 HTC 去中心化長暨 Race Capital 合夥人陳信生,以最新的科技趨勢與觀點帶入未來指導,亦有具備海外背景跟資源、能分享多元國際觀點的美國Taboola 產品開發及研發副總裁俞寧寧。

同時,多間國內龍頭產業包括富邦媒體科技董事長林啟峰、大亞電纜董事長沈尚弘等也都首度加入搖籃計畫導師群。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先生、Tutor ABC 的創辦人楊正大先生也是今年的新任導師,除此之外,也持續引入具創投背景的導師,如華威國際合夥人謝仁評,為學員帶來不同的產業見解、資源與經驗傳承。

不只有新加入的導師,更有不少持續回任投入搖籃計畫導師行列的先進們,包括影響力品牌學院創辦人丁菱娟、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宏泰企業機構總經理童至祥、匯盟餐飲服務共同創辦人李明元等,帶著自身在不同產業的寶貴經驗,藉由導師身份貢獻台灣社群、協助國內新創企業的成長。

「成功不可複製、智慧可以傳承,」是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核心理念,共同創辦人顏漏有校長希望所有新的學員都能謹記 AAMA 的核心理念,也期待在未來兩年能繼續落實共學及共創邁向共好的未來。

 

第 11 期創業者入選名單如下 (依姓氏筆劃排序)

領域 公司領域 公司名稱 姓名
數位科技


Web 3.0 門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玄
Web 3.0 國際信任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陳洲任
AI / IoT 台灣百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邱柏瑞
AI / IoT 見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簡韶逸
企業雲端應用 睿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吳鵬君
企業雲端應用 奇點無限股份有限公司 衷嵐焜
企業雲端應用 易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紀力榮
行銷科技 大橡科技有限公司 蔡柏宣
行銷科技 塞席爾商悠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周立夫
智慧醫療 台灣受恩股份有限公司 劉庭軒
智慧醫療 翔評互動股份有限公司 周翊軒
金融科技 羅賓斯科技 林奕帆
子商務 集智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楊怡婷
智慧交通 悠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宋捷仁
能源科技 臥龍智慧環境有限公司(AI point) 謝文彬
社群/媒體 吉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rstory) 劉德政
農業科技 善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李厚寬
生活服務 教育 克倫茲繪圖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鍾國劭
教育 壞主意有限公司 陳南光
餐飲 再睡 5 分鐘(躺著喝股份有限公司) 林政漢
內容產製 阮劇團 汪兆謙
設計產品 班朋實業有限公司 廖家葳
建築 / 空間設計 好域股份有限公司 張雲淞
文創 / 設計 ⽇⽬視覺藝術有限公司 陳普
旅遊 樂浪星晴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張耿豪
其他 居家整聊股份有限公司 鄭博元

【 新聞聯絡人 】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 / 專案經理 吳宜玲 [email protected]

 


|AAMA 台北搖籃計畫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是一個針對台灣成長期新創的公益學習平台,每年透過邀請 12 位企業家以一對一的方式陪伴協助年輕的創業者,同時透過平台的資源提供事業經營相關的學習內容和資源鏈結。AAMA 自 2012 年由 詹宏志 與 顏漏有 先生有感於 台灣尚缺乏完善的創業生態系統的觀察 啟動至今,期待透過連結跨世代導師的經驗及策略夥伴的資源,提供創業者必要的協助。近年也因應創業、新創逐漸受到關注,AAMA 希望透過平台的力量聚集台灣更加多元的新創,為社會帶來創新的動能並永續發展,於 2020 年正式成立 財團法人臺北市創業者共創平台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