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當養雞工人學到 6 件事,信義房屋周俊吉:感謝爸爸拒絕再借我錢創業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當養雞工人學到 6 件事,信義房屋周俊吉:感謝爸爸拒絕再借我錢創業
信義房屋是台灣買賣屋常委託的不動產房仲知名品牌,創辦人周俊吉年少做過很多工讀工作,當他創業時,家境富裕的父親不願意慷慨資助他,竟成為周俊吉最感激的事。 周俊吉不僅分享他的創業經驗中,有 6 件事是從工讀的「愛雞園」中學到的,也焠鍊出他創辦信義房屋的理念「信任」。 “「吾心信其可成,則千方百計;無心信其不可成,則千難萬難」。” 周俊吉是嘉義人,從小家境富裕,甚至還見過伯父那一輩長輩爭產,可以想見家族財力雄厚,但他的學經歷並不因此而一路順遂,小時候資質聰穎,小學是跳級考上第一志願,但大未必佳,高中竟然是補校結業,最後花了 4 年準備才勉力考上文化法律系,他自稱是吊車尾的大學。   愛雞園工讀學會 6 件事 在準備考大學的過程中,他半工半讀,做過各種工作,包括書店店員及養雞工人,其中在愛雞園的歲月,竟然奠定了他經營企業的理念,而後他念法律系,準備司法考試,最後創立信義房屋,這一路是一個峰迴路轉的故事。 他表示,養雞工人要負責磨小雞嘴巴,磨得太多或太少都不行,或許是磨雞嘴做得不錯,後來老闆派他管成雞,一個雞舍約一萬隻,必須負責一天要撿 7000 個蛋,這讓他壓力非常大,擔心每天做不到數量。 老闆就說,平均雞的生蛋率…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生死淬煉出的人生觀,柯文哲:放下世俗成功,是創業家的修練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生死淬煉出的人生觀,柯文哲:放下世俗成功,是創業家的修練
台北市長柯文哲參加 2018 年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暨創業小聚年會,他將自己比喻為台灣個體戶的創業楷模,正因為有那些年在病房裡的生死經歷,才淬鍊出柯文哲迥異的人生觀,他認為能放下世俗的成功,才是創業家最基本的修練。 不論是 2011 年台大爆發的愛滋器捐案,還是在議會中面對議員的質詢,從一位醫生到一位市長,許多人或許會覺得常與爭議事件、話題扯上邊的柯文哲,抗壓性怎麼那麼強?像蟑螂一樣打都打不死? 「因為我以前當重症醫生的時候,看過太多你們不曾看過的東西。」在今年 AAMA 的年會上,柯文哲將自己比喻為台灣個體戶的創業楷模,正因為有那些年在病房裡的生死經歷,才淬鍊出柯文哲迥異的人生觀,以及個性有點瘋癲的阿伯,「人都會死,世俗的成功又怎樣?能放下世俗的成功才是創業家最基本的修練。」   曾被生死折磨,讓柯文哲懂得面對失敗 「山後面的風景要怎樣才看得到?你一定要爬到那個高處才看得到,我以前是重症專家,看過很多你們看不到的東西。」柯文哲口中那些你我「看不到的東西」,正是那些在醫院的日子每天面對的生死抉擇。 柯文哲回憶,台大醫院早在 1994 年就有了葉克膜,他 35 歲當上加護病房主任時,先進的醫療技術與儀器,足以讓一個沒有重要臟器的病患,得以在病房中維持著生命,柯文哲分享了一張全身插滿各種管線在加護病房救治的照片,「在機器背後你看到什麼?現在的技術只要有儀器,就可以讓一個人不會死。」不過穿梭在一床又一床的重症病患之間,柯文哲也曾問自己「究竟怎樣才算活著?生命的意義又是什麼?」…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成功了,才能當創業家?蔣顯斌從創立新浪網到拍紀錄片,學會看見自己的不足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成功了,才能當創業家?蔣顯斌從創立新浪網到拍紀錄片,學會看見自己的不足
CNEX 與新浪 SINA 的共同創辦人蔣顯斌,擁文人的浪漫與科技人的理性,自認為創業需要文武雙全的他,某種程度上成為了自己心目中創業家該有的樣子。 創業的過程就像是追求寶藏中的聖杯 (Holy Grail) 一樣,儘管老生常談,但最重要的仍是在這段旅程中所獲得的反思與努力。新浪網與紀錄片文創組織 CNEX 的共同創辦人蔣顯斌用人生踏出的經驗,反思出一套極具個人特色的創業經歷。   追尋跨界能力 蔣顯斌的求學經歷就是追求跨界能力的展現。儘管就讀台大機械系,他仍心繫哲學、人文,想盡辦法在一條條的數學公式中,找尋源頭、找尋蛛絲馬跡。「傅立葉轉換、拉普拉斯轉換,我都想辦法找出每一條公式誕生的理由,背後的故事都十分迷人」蔣顯斌說,「我把理工科當成人文科在念」。 也因此,比起本科系的學科,蔣顯斌似乎更喜歡通識課程。機械系、電機系、物理系等,都是人類在發展科技歷程中必須的知識分工,現代人難以像古代哲人一樣同時具有哲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等多種身份,蔣顯斌試圖想要從不同的課程中,找尋跨界的能力,「理解脈絡,我們才能掌握下一代的可能性,不然在文明中始終是個被給予者。」大學畢業後到史丹佛就讀的他,選擇了機械設計中的人機介面來研究,因為他認為與其單純地面對機器,同時能夠面對人,才符合心中「跨界」的衝動。   第一座山:新浪 SINA 史丹佛畢業後,蔣顯斌在學長的邀約之下在校園內開啟創業之路,而創業就像是一種上癮的藥,讓他放棄了哈佛建築科系的申請,決定投入漸漸抬頭的網路產業。…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綠藤鄭涵睿:除了熱忱,更要以商業力量達成品牌理念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綠藤鄭涵睿:除了熱忱,更要以商業力量達成品牌理念
To sprout a more genuine, healthier lifestyle that sustains. 讓一個更真實、更健康的永續生活型態萌芽。   綠藤生機的品牌使命 提到「綠藤生機」,你會想到什麼?無論是有機活芽苗、輕乳液,還是奇蹟辣木油,你想到的都沒錯,因為這些都是綠藤的「創新產品」。而它們其實不只是產品,背後更代表著綠藤成立以來不斷強調的品牌核心價值—以創新為出發點,傳遞一種生活方式,讓消費者知道自己買到的是真實、健康、與永續。 《綠藤生機》官方網站品牌故事。翻攝自《綠藤生機》官方網站…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親子天下創辦人何琦瑜:驅使我創業的不是錢或資源,而是一個媽媽的需要
【2018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親子天下創辦人何琦瑜:驅使我創業的不是錢或資源,而是一個媽媽的需要
時間拉回 2008 年,全球發生金融風暴,各國面臨經濟蕭條的時候,如果是你,敢在週遭許多人不看好、前景不明的情況下,勇敢堅持己見創辦一本雜誌嗎?《親子天下》創辦人兼執行長何琦瑜就是在那樣的時空背景下,創辦《親子天下》。 創辦《親子天下》雜誌時遇上金融風暴,當時沒有人想創業,尤其是媒體業大家都認為完蛋了,根本沒有人敢提重新做一本平面雜誌。   《親子天下》創辦人兼執行長何琦瑜:改變的動機:從母性需求衍生而來 創辦《親子天下》的想法並非憑空而來。2006 年,為了自己的兩個小孩,何琦瑜從財經記者轉型為童書編輯,開創《天下雜誌》童書出版。隨著童書出版的事業版圖逐漸擴大,她發現童書的讀者是兒童,但付錢的消費者是父母,再好的內容,都需要家長買單。新的閱讀型式和創作理念,都必須通過家長和學校老師,才有機會跟真正的小讀者相遇。然而,10 年前,社群平台不發達,家長和教師又是相對資訊封閉的族群,當時的溝通媒體只有國語日報及巧連智月刊,何琦瑜於是決定,先以專刊嘗試,打造另外一個溝通橋梁。 當時,《天下雜誌》每年都會推出一本教育特刊,每一本都給教育界帶來十分大的影響,也收到師長們的正面回饋,許多人更希望《天下雜誌》可以多做幾本教育特刊或是相關內容。既然能為社會帶來如此大的影響,銷售量也不差,那為什麼沒有推出更多呢? 「其實沒有太複雜的原因,只是嚴謹的發行人認為,教育或兒童,並非《天下雜誌》擅長的核心領域,所以選擇每年穩穩推出一本教育特刊即可。可是當時我確實觀察到市場需要更多相關的內容與媒體平台,於是我向老闆提案,不需要花太多資源、也無需增加任何人力,先用《天下雜誌》品牌,用最小的規模,先做三本專刊試試。」何琦瑜說。 2007 年年底,何琦瑜在《天下雜誌》企劃了三本教育專刊:《教出品格力》(2007.10)、《教出英語力》(2007.11)、《教出寫作力》(2007.12),而這三本專刊不僅創下零售總銷量達 30 萬本的佳績,更帶動整個市場追逐「教育」市場的熱潮,許多媒體也紛紛以教育為題推出相關專刊。但這些成績都是其次,專刊市場的成功,對她而言,最重要的是驗證她的假設:她做為母親,在當時教育環境裡的焦慮,也是許多父母的焦慮,她的需要,也是很多家庭的需要。於是,2008 年,她向殷發行人提出創辦《親子天下》的完整商業計畫,希望透過這本雜誌,能滿足她所看見的需要。…
【2017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無懼挑戰、熬過困境 — 看沈育德與林書聖用毅力創業!
【2017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無懼挑戰、熬過困境 — 看沈育德與林書聖用毅力創業!
WhatsTheNumber 創辦人沈育德以「挑戰」為分享主題、億觀生技創辦人林書聖則以「困境」為分享主題,雖然主題不同,但相同的是,他們都曾經距離失敗的峽谷僅一步之差,也都靠著不放棄的精神解決各自面臨的創業旅程難題。 2017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暨 Meet 創業小聚年會,在結束下午四位大師精彩的論壇分享之後,舉辦了一場屬於創業家的交流晚宴,並且邀請到數位時代執行長陳素蘭、臺北市產發局林崇傑局長、以及來自北京及珠三角 AAMA 分會代表致詞。 數位時代執行長陳素蘭在致詞中提到這樣一場創業年會是一種「善」的串聯,而創業就是一種需要彼此的串聯、打氣,也表示,未來數位時代、創業小聚、AAMA 台北搖籃計畫都會繼續作為創業者的最大靠山。 也例如這一場晚宴的設計,除了邀請到 AAMA 台北搖籃計畫第五期創業家、美味生活創辦人謝凱婷擔任行政主廚負責監製與設計菜色外,。她晚宴的部分食材也特別挑選來自 AAMA 創業夥伴所打造的品牌,分別是茶籽堂的苦茶油、綠藤生機的芽菜、馬修嚴選的優格、苗林行的甜點、以及阮的肉干,透過「善的串連」一起為創業者提供最美味、最具有力量的美食。 在這場交流晚宴中,主辦單位也特別將平常每個月舉辦的「創業小聚」搬到晚宴現場,邀請 4 位發掘自創業小聚,成長於 AAMA 台北搖籃計畫的創業家,分別就「 經營 」、「 困境」、「 挑戰 」、「 合作 」這四個面向來談談他們創業歷程的成長。…
簡立峰:談國際創業,先「看見台灣」
簡立峰:談國際創業,先「看見台灣」
Google 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出席 2017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暨 Meet 創業小聚年會以創業的國際視野為題發表演說。   台灣擁抱了整個海洋與天空 簡立峰以已故導演齊柏林的「看見台灣」為演說核心,鼓勵創業者思考自己的價值與定位,看到屬於台灣自己的機會和價值。他以一張海洋與海島圖像為例,台灣人容易只看到土地與資源有限的海島,但實際上台灣擁抱了整個海洋與天空。 簡立峰說,「的確,在談論網際網路型企業時,台灣沒有出現獨角獸,但不僅台灣沒有,日本、德國與法國也沒有。」獨角獸或巨型大企業大都集中在中國與美國,因為網際網路是一種穿透性服務,大者恆大,其他國家很難阻擋,但不代表台灣就沒有優勢。 賀大新攝影   台灣的優勢與台灣人的拼搏性格 以台北來說,台北擁有其他城市沒有的易接近性 (Accessibility) 與信賴 (Trust),台灣也保有目前坐二望一的半導體產業鏈,台積電與聯發科都還世界頂尖企業,EMS…
【2017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新創團隊如何國際化?Appier 創辦人游直翰:選擇最適合你的池塘,很重要
【2017 AAMA 暨創業小聚年會】新創團隊如何國際化?Appier 創辦人游直翰:選擇最適合你的池塘,很重要
“ 創業時,你也曾想過要去哪些國家發展嗎?目前在亞洲13個國家都有營運,Appier的共同創辦人游直翰給出建議,不見得大市場就是好,小市場就是差,「要把自己當條大魚,選擇最能發揮影響力的市場。」”   我們無法告訴大家,新創團隊國際化該選哪個市場。」人工智慧公司 Appier 堪稱是台灣最具知名度及國際化的新創團隊之一,目前在亞洲 13 個國家都有營運。但被問到是否能給出建議,分享如何選擇跨國市場時,共同創辦人游直翰卻表示,其實該選擇小市場還是大市場,他也一直很煩惱,不過可以分享的是:「 選最適合你的池塘,很重要。」 受邀在《數位時代》舉辦的 2017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暨 Meet 創業小聚年會演講,游直翰表示,以 Appier 做網路 B2B 生意的例子來說,「進入一個國際市場前,你都會想變成一個 important player,當一條『大魚』;如果選擇大池塘,當然商機無限,可是在小池塘裡,也能濺起大水花」。所以,挑選市場的標準,並非放諸四海皆準,「我們的做法是,有多少資源做多少事。」他說。 游直翰說,其實 Appier 對國際化的想法也並非一開始就很明確,他們只是認為:「為什麼不做呢?」賀大新/攝影…
交流、共學,創業家的成長淬煉!13 位身經百戰創業家群聚 2017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暨創業小聚年會
交流、共學,創業家的成長淬煉!13 位身經百戰創業家群聚 2017 AAMA 台北搖籃計畫暨創業小聚年會
今年是 AAMA 台北搖籃計畫落地滿五年的年會。大會以【創業家的成長淬煉】為題,透過大師觀點、創業家晚宴、以及新創交流會,藉由不同的經驗,分享創業者成長改變,希望創業家們莫忘初衷、自我驅策。除了台灣新創家,現場更會邀請來自矽谷、北京、香港的創業夥伴、台灣創業政策相關政策推動者,以及傳統產業二代企業家。除了由創業夥伴彼此交流分享,更希望能創造與成長期新創企業深度接觸與合作機會。   大師分享-創業家淬鍊的智慧與建議 創業旅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困難,最終都會淬煉成智慧,體現這一路的成長。本次年會邀請到三位大師與現場創業夥伴分享他們這一路的創業智慧,以三大主題解剖創業這條路。 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以領導者面對事業的高峰低谷,談【韌性】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數位時代發行人 詹宏志以創業家不斷自我學習的創新與變革,談企業與自我【變革】的重要性。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以創業的國際視野,談跨出台灣時,企業該怎麼以足夠高瞻的【視野】面對國際。   創業征戰-國際實戰經驗與策略 除了大師分享的智慧,現場也邀請到創業路途上四位成功在國際闖出一片天的創業夥伴,分別是 Pinkoi 創辦人 顏君庭、Appier 創辦人 游直翰、北京明特量化信息聯合創始人 趙亮、展逸國際行銷創辦人 張憲銘,他們將與各位分享他們這一路如何突破重圍,走這一趟創業國際路,並締造耀眼的成績!   這一路我們陪你,從創業小聚到…
【2016 創業小聚年會】簡立峰:台灣早就是矽島,只是你能不能再做一些別的?
【2016 創業小聚年會】簡立峰:台灣早就是矽島,只是你能不能再做一些別的?
物聯網、AI 和 VR 是近期最熱的三股科技趨勢,台灣要如何善用硬體優勢,為自己創造機會?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今 (29) 日一早出席 2016 創業小聚暨 AAMA 台北搖籃計畫年會,並以「從 Google 的創新看創業」為題發表看法。以下為演講紀要: 圖說:Google 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圖片來源:數位時代。 兩年前我說台灣應該要把握機會做軟硬整合,一年前我說物聯網是很好很好的機會。現在是什麼呢?在過去八年裡,最重要的是智慧手機的誕生。但是現在的科技發生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由智慧手機帶起來的 mobile internet,在硬體部分已經進入 commodity、價格戰,贏家越來越少,就算是蘋果 iPhone 遇到的困難也越來越多。由mobile internet  帶動的 400 萬個 App,現在出現了一個很大的問題,根據最新統計,平均每人每月下載的數量是零。 我在 Google…